产地河南南阳
运费电议
包装木架
货号00006
工期15-20
文殊菩萨,全称文殊师利,有时又作曼殊师利。意为妙德、吉祥。据说他出生时家中出现许多吉瑞祥兆,因此而得名。
在佛教佛像图像中,他常常与普贤菩萨一起,作为释迦佛的胁侍菩萨,随侍于释迦身边。单尊的文殊菩萨像在五台山各寺庙中则供奉较多。一般的文殊菩萨像多为头戴五髻宝冠的童子形,左手执青莲花,花上放般若经梵箧,右手执宝剑,身坐白莲台。但大部分文殊菩萨像都是身骑狮子。另外还有一种依据《文殊师利法宝藏陀罗尼经》而作的骑金色孔雀的文殊像。
佛像起源
佛教创建于公元前6世纪~公元前5世纪的古印度,创始人是释迦牟尼。当时印度处于群雄混战的局面,战火不断,民不聊生。释迦牟尼常被世间的悲苦现象所触动,为寻求关于衰老、疾病、等问题的解脱之道,他放弃王位和锦衣玉食的生活,离开父母、妻儿,出家修行,终在菩提树下悟道成佛,创立了佛教。
佛教初期,没有佛像,因为当时佛们认为直接塑造释迦牟尼佛的形象,是对佛祖的亵渎,就用佛座、佛发、佛足印、莲花、菩提树(代表佛的成道)、(代表佛的说法)、佛塔(代表佛的涅槃)等象征佛的形象。即使是想表现佛说法的场面,也只在放一个方座,让听法者团团围坐而已。
公元1世纪前后,一些佛认为释迦牟尼佛的肉身虽然去世了,但他的
却与世长存;同时也考虑到信徒阅读时,如面前有一尊佛像的话,很容易进入“冥想”意境,于是以传说中的理想帝王——轮转圣王的身体特征为依据,再加上一些**出凡人的特征塑造了佛的形象。
元代的佛教造像有其特定仪轨,这个时期的佛教造像虽然同其它时代的佛教造像,但也明显地显现着不同之处。从外表形象到内在精神状态,从面型、体型、姿态、服饰、执物,到背光、莲座乃至龛形,无一处不显露着不同的样式与特点,从而显现着自己所的风格。
明清时期,伴随着大规模石窟开凿的日渐衰败,寺庙奉的佛教造像逐渐多了起来,这个时期的佛教造像加世俗化,甚至有的完全因袭着前代的样式,或曲意求其真实。同时由于明清两代绘画艺术的发展,所以佛教造像在技法处理上,或多或少地受其影响,因此这个时期的佛教造像虽然在面相气韵上表现不出多少特性,但以全体的比例与轮廓的构图,都能达到恰如其份,衣饰与衣纹的表现也运用了很现实的手法,成为这个时期的显著特点。
树脂佛像雕塑,佛像雕塑在中国历史古代的雕塑艺术品中占据为重要的地位。
怎样处理毁坏的佛像?
在事相上来讲,有佛、有法、有僧。佛就是我们的佛像,佛已经入涅槃了,佛已经入涅槃了。在佛经上有一个名词,叫做‘出佛身血’,说佛在世的时候,如果让佛陀出一滴血,这个就是逆罪,无间地狱的罪,让佛滴一滴血。那么,我们现在佛不在世,我们就供佛像。如果今天用恶心毁坏佛像,等同出佛身血!
很多人有很不好的习惯,这佛像坏了、旧了,堆统统送到佛堂来。他去请新的,那些自己写了种种的字,像鬼画符一样,还贴了胶带,那水浸泡到了,要烂又不烂,佛像都已损坏,统统给送到佛堂来!怎么可以这样子自私自利的?你不要的东西就给送到佛堂,你有罪。
佛像不可以随便火化,除非坏到实在是很严重了,恭敬心火化,这是不得已的。佛像的处理,这是佛像,是我们依止的圣人,为何我们对佛像敢不恭敬呢?
诸位!从古大德有二种处理方法。
个,你要处理毁坏的佛像,就到山上,要到很遥远的山上,山上没有人到的地方,把它打包装箱,挖一个洞,拿到山上埋起来。有的人讲说:“我去哪里找这种山上?我家只有十几坪,你叫我放哪边啊?”如果你家有四合院,或者比较宽的地方,打包起来暂时放着,缘,放着等因缘,不可以随便丢弃、毁坏。
二点处理的方式,毁坏到很严重,没办法看,没有办法拜的佛像,把它打包,打包以后,雇一艘船,记得那个包,要扣上重的石头,不能让它浮上来,绑上很重的石头,到河的中间,虔诚心地念佛。我们是用恭敬的心,推下去,让它沉下去,自古以来,都是这样处理的。那么,有的人不得已的处理的方式,就是说佛像不小心毁掉,烧掉一半了,小朋友乱玩烛火,结果把他家的佛像烧掉一半,或者是熏黑了,实在是破烂不堪了,我们也没有山上,也没有去海,那就是很不得已的处理,那就是非常恭敬心地用一个盆子,用一个盆子把它火化,这是至诚恭敬心地火化,这是很不得已的处理。
http://zydsgyc.cn.b2b168.com